首页 智能外呼内容详情

外呼中心的现场管理(外呼中心系统)

2022-07-21 617 小Q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有效的进行呼叫中心的现场管理

何谓现场?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现场就是飞机飞行的全程。乘客对于航空公司要求的安全性、舒适性都会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获得感知;对于医院来说,现场就是病房。病人对于医院专业性、亲切性的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都来自于对病房感知;对于餐厅来说,现场就是就餐全程,厨师的手艺、服务员的态度、上菜的速度等都会在就餐全程中一一获知。现场是给客户提供交付物的场所,是和客户互动的场所和过程。所以说,现场既有空间也涵盖了时间。

想起呼叫中心,映入脑中的是一张张年轻的脸,一阵阵铃声,一排排耳麦,一句句问候。呼叫中心现场的空间也即我们的环境,摆放整齐的物品、个性张扬的板报、茂盛浓密的植物;呼叫中心的时间包括通话时长、话后处理时长,也包括离席时长、小休时长等。作为直接向客户交付服务的战场,呼叫中心的现场管理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呼叫中心的运营水平,也能够直接体现呼叫中心的各种管理不足。所以,做好呼叫中心的现场管理工作是运营管理的开端。也就是说,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应首先从现场管理开始。

一次和一些班组长聊起现场管理中到底该管些什么,几乎所有班组长关注的都是人员管理,什么样的员工该怎么管理,不同情况下的团队该如何管理等,似乎现场管理就是管人,最多再加上一个管环境。诚然,人员管理永远是呼叫中心的管理重点,但却并非唯一重点,在人员管理之外,现场管理还需包含质量管理、指标管理、环境管理、业务管理、危机管理等。

同时,现场管理作为交付服务的战场又涵盖了诸多的内容。所以,依然是那句话,管理是合力,呼叫中心的现场管理也不单单是班组长的战场,现场管理也需要和其他的运营关键点紧密配合。

一、现场中的人员培训

在看下面文字之前,请读者先回答一个问题,你们的员工愿意参加培训吗?令人遗憾的是,相信很多人都会摇头。外聘培训的成本很高,单就内训而言也一样,显性成本包括培训师的工资、所使用的资源、产能的影响等,实际上培训的隐性成本还要包括讲师为此付出的体力劳动、智力劳动和情绪劳动等。员工带着不情愿的心态来参加培训自然不会有好的培训效果。那么,如何让员工能够愿意参加培训呢?即便他们不带着期待的心情来参加培训,但至少不要有抵触吧。

这个就需要现场来创造培训需求了,班组长作为一个小团队的头,每天和队员一起生活工作,最了解每位员工的喜好决定的需求、个人情况决定的工作状态、性格特征决定的沟通方式等。同时,管理者最神圣的职责就是帮助员工成长。那么,坦诚地告诉员工的短板及提升方案则是现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这,也就是员工的培训需求创造。

刚刚提到了管理者的神圣职责即是帮助员工成长。培训后的员工需要班组长继续对培训进行后续跟踪。班组长对员工的培训侧重于个性的问题和业务知识的传授,而共性的问题和技巧类的培训需要交由培训团队了。

员工的成长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队都有着莫大的好处。但员工的成长需要班组长和培训团队的密切配合。

二、现场管流程

在我看来,任何企业都必须有两个最重要的管理依据,一个是规章制度,另一个即是流程。流程的建设不单单可以提升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流程是运营管理和员工行为的依据。呼叫中心追求的目标即是一致性,无论多大的呼叫中心,能够让所有人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步调行事是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者的理想。那么,一致性主要来源于流程,依照流程来操作和应答才能够保证所有人的行为整齐划一。

我会经常通过呼叫中心的流程管理情况来看呼叫中心的发展阶段。完全没有流程,这是呼叫中心的初级阶段;有流程但无执行,这是大多数呼叫中心的现状。流程厚厚的一大堆,但都是沉睡的,仔细观察运营会发现,执行与流程是完全两回事,而这些沉睡的流程基本上都是残花败柳,早已老去。关注流程,并且从客户和员工的角度来持续优化,这是我所敬佩的呼叫中心。

刚到某个呼叫中心工作的时候,领导交代工作的时候叹了口气,咱们这里的流程确实有问题,我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来专职做流程,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挑不出一个文字功底强的。你来了,看着物色吧。我点头答应但有些诧异,只有文字功底强才能够做流程吗?没有这样的人就不能够优化流程了吗?在我看来,流程和文字功底最多也就有半毛钱的关系。

班组长作为员工的直接管理者,每天最知道员工想的是什么,关心的是什么,抱怨的是什么。说起呼叫中心的员工的抱怨,其实最大的不是来源于对客户态度的抱怨,而是对于本公司简单的问题都做得不好引发客户抱怨的抱怨。员工最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客户那么简单而合理的需求公司就不能够满足呢?把员工的这些客户视角搜集起来,做成流程,那一定是客户最想要的流程,毕竟,流程是员工在执行。

三、现场管理客户关系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呼叫服务的更多依赖,呼叫中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客户对于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来电量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呼叫中心应用的服务渠道也越来越多了。减轻运营压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越来越需要研究客户行为及心理,我们需要透过客户的心理研究如何引导客户调整对服务形式的需求。比如说,更多采用在线服务、线下服务等服务形式减少呼叫中心的管理压力。

上面提到的现场管理客户关系是从大的方面来讲,从日常工作来讲,现场处理客户投诉会直接影响客户的忠诚度,往往一个电话就能够决定一个消费者一生的消费选择。有一个案例我每次讲课的时候都会讲到,有一次我在家里上不了网,就给网络公司打电话,当时是晚上9点多。座席员说小姐很抱歉,我只能帮您记录。因当天我有紧急工作需要处理,所以多次强调希望今晚能够帮我解决问题。但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我只能够帮您记录。挂了电话后,虽然我知道这名员工能够帮我做的确实只是记录,我也试图转移自己对网络的注意力但失败。我又打了个电话,小姐请问您的错误代码是多少呢?对方问,711我说,小姐很抱歉,711不是网络问题。啊?我更加气愤了,刚刚那个员工是在误导我啊。那怎么办呢?我有重要工作啊。我的语气弱了,毕竟这不是网络公司的问题。小姐,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个问题,请您跟随我一起尝试一下解决好吗?这位座席员带着我尝试解决了十多分钟,最后我主动说算了吧。我的语气温柔而感动。客户的满意度不一定要解决问题,而是要看到解决问题的态度。

什么是呼叫中心的现场管理?呼叫中心为什么需要现场管理?

一、呼叫中心的现场管理: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现场发现或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预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现有问题同时避免潜在问题的发生,提供业务支持,保证服务和质量的连续性。

二、呼叫中心需要现场管理的原因:

1、当客服代表在呼叫业务上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管理人员可以给予她们直接的援助。

2、客服中心那么多客服代表,没有专人管理是不行的!

3、客服中心也得有一套规章制度及服务流程,而这必须由专人来负责管理及执行!

4、客服代表的培训、人员的调度及协调、运营指标的实时监控、现场秩序的维护等都需要一个管理者来负责!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现场发现或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预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现有问题同时避免潜在问题的发生,提供业务支持,保证服务和质量的连续性。在呼叫中心从事主管工作一年以来,个人认为进行现场走动式管理,实时控制现场服务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主管现场管理内容包括业务支撑、质量监控与辅导还有现场控制。

1. 业务支撑;

2. 质量监控与辅导;

3. 现场控制。

如何管理呼叫中心和客服工作质量。

在对呼叫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中,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呼叫中心与其它传统的经营形式相比而体现出的独特的运作风格。首先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它的工作内容是随机而至的。工作来的时候,是客户,而非呼叫中心的管理者在那儿发号施令:需要做些什么,需要做多少等等。随机而至的工作量每年、每月、每天乃至每个小时都会有所不同,这就使得呼叫中心客服代表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变得有些困难。曾经在我管理的呼叫中心就出现过这样一种现象:因工作量太大,CSR必须连续工作十几天不休息而等到月底来累积补假。

再从客户的角度考虑,客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等着与呼叫中心客服代表对话,一个好的服务体系拥有相当数量的客服代表,以免因为客服代表人数不够而影响对客户的服务。一旦员工数量不能适应顾客要求,劣质服务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呼叫电话会造成服务水平大大地下降。因为CSR在接到影响情绪的电话后,她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缓冲和调节情绪,如果连这点时间都不给她们,那么情绪的累积就会导致她们的服务质量急剧下降。

影响呼叫中心高效运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费用。与几乎所有其它方式的经营不同,只要呼叫中心一开门,它就得拿钱来支撑,不管它是不是在提供有效的服务。大量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软件设施的付出都是相当大的。经专业人士研究表明,呼叫中心电话开通后,劣质量的服务比优质量的服务所需要的花费要大得多。

另外,呼叫中心系统的推广和发展,建立一种最优组合的专业化管理体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在我们国家,建设呼叫中心的工作尚属起步阶段,我们可以选择国外成熟呼叫中心的技术模式,同时再集中一批优秀员工到呼叫中心工作,但如何对这个系统、对这些员工进行管理,这是摆在呼叫中心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为此,作为呼叫中心的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一项制度,规定出一套可靠,坚实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使管理者可以实时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呼叫中心系统中的各种变化进行测评,使呼叫中心高效经济地运营。我曾经阅读过大量的国内外呼叫中心的书籍,试图从中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提升我的管理水平和整个呼叫中心的运营水平。另外,我在实践中也发现,国外的成功经验还是非常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修订和整改才会适应自己管理和运作的呼叫中心。

今天,呼叫中心对管理的要求,已完全不能停留在凭感觉管理的阶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得今天的呼叫中心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丰富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可以组成十分有用的标准规范,并用专业化的软件包组织成各种图示和表格,使他们成为呼叫中心管理者做出决策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呼叫中心更有效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使呼叫中心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为此,很多专家也提出了呼叫中心数字化管理的概念,所谓呼叫中心数字化管理,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呼叫中心现有系统如交换机(PBX)、自动呼叫分配系统(ACD)、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计算机电话集成系(CTI)、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获得大量方便易得的管理数据,从中选择出那些合乎标准的信息,建立起呼叫中心的信息反馈和管理控制机制,将一个常见的呼叫中心的复杂运作简化为标准指标及规范,这些规范一定要能长久地测评、记录和跟踪,同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行动指导意义的报告,并及时地传送给相关负责人,以便采取措施提高电话服务的真切感,打动客户。

比如说,这个月的呼叫放弃率上升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要采取些什么措施吗?客服代表的通话时间下降了2%,这是否又该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是,那么该由谁来采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去现场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剖析,同时及时找现场管理者来开会讨论如何尽快地解决问题,同时尽快地提出改善方案。我们可以将这种管理定义为"呼叫中心的数字化管理",也可以称为"准确数据的全时高效管理,即保证客户得到随时随地优质服务的高效管理"。

当时我就在自己管理的呼叫中心部门成立了一个数字化管理小组,同时设置数字化管理专员进行管理和监控,同时她们还负责分析每日各种报表以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呼叫中心的服务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运用了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数字化指标,我将这几年来的所有数字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汇总,大致有以下与呼叫中心运营相关的23个数字化规范指标。在不同行业其指标具体数值有所不同,但其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则是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通用标准。

一、实际工作率:是一种测试客服代表是否如所计划的那样在他们岗位上工作的方法。实际工作率的计算结果是一个百分比,它等于客服代表签入系统准备回答电话的实际时间除以客服代表按照计划应当回答电话的总时间,再乘以100。实际工作率百分比数据一般来自ACD,并且应当每日都作一次报告,并按周和月进行追踪。我曾经在运作一个外呼项目时做出测试:每个客服代表的最佳实际工作率应该达到92%或者更高。如果员工实际工作率低于规定目标,应就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调查:

1.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者,如现场主管或TL(TEAM LEADER)在教育与督促员工保持较高实际工作率方面可能做得不够;

2. 监管人员或质检人员可能不够,新员工没有得到及时指导和帮助;

3. 客服代表可能对规定有误解;

4. 缺勤率可能太高;

5. 相较于呼叫电话量,客服代表从事其他事情的时间可能太多;

二、事后处理时间:指一次呼叫电话接听完后,客服代表完成与此呼叫有关的整理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此数据也可从ACD得到。这一规范应由小组或个人制成日表、周表和月表,还应该做成图形来与过去的记录进行比较。我曾经做过长时间的测试,一般呼叫中心平均事后处理时间为60秒,建议目标是30秒至60秒。

三、平均放弃时间:指呼叫者放弃呼叫前平均等待的时间,以秒来计算。我个人观点认为除非特殊需要,与其追踪这一数据,不如追踪放弃率更有价值。此一数据也是由ACD收集,应每日和每周都做出报告。据专业人士统计全行业平均时间为60秒,建议标准范围为20-60秒。以下有两种情况:

1. 等待时间很短即放弃,表明顾客等待的耐心有限,原因可能是有其它呼叫中心可以选择,也可能是拨打时总是不成功。两者都值得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

2. 检查放弃的数目、没有拨通的情况的排队的时间,看是否存在呼叫者拨不进来的情况,这一问题如果对顾客很重要,呼叫者的满意率就会明显下降。

四、 平均单呼成本:等于某段时间内中心所花的全部费用除以这段时间中心所接听的所有电话数,它包括无论何种理由打入的无论什么电话,不管是由客服代表接听的,还是由技术系统接听的。打入的电话数将有ACD所做的记录,呼叫中心总费用可以从财务取得。呼叫中心管理层应该每周对此都做一次检查和计算。行业不同,此一规范的数字变化很大。就所有行业的平均情况看,每打入一个电话需要花费成本4元。建议标准范围价于2元至5元之间。

五、 平均通话时间:指谈话时间和事后处理时间的总和。ACD将会提供这一规范的数据。应该每天都计算,每周、每月都统计。设计一个由客服代表、小组和中心自己制定好格式的平均通话时间报告,做出曲线图来表示情况的变化。

六、 平均持线时间:客服代表让顾客在线上等待的平均时间。ACD会提供每一客服代表的持线时间数据,并给出平均值。每日、每周、每月报告和图示这一规范,并每周、每月进行一次管理上的考察。

七、平均振铃次数:指顾客听到回话之前电话铃振响的次数,不论这个电话是由客服代表、还是IVR回的。此数据资料也是由ACD收集,每天都作报告,以便中心管理人员参考,或应呼叫者满意程度测试计划所需要。一般我要求现场管理者在现场要做到平均振铃次数应该保持在最低,尽管高峰期可能会有所增加,因此应该经过讨论来确定次数。此外,还可以将铃振次数作为掌握排队时间的一个准则。只要遇到的不是忙音,这一数字的多少对呼叫者不具有特别的意义。

八、 平均排队时间:指呼叫者被ACD列入名单后等待客服代表回答的时间。ACD能按照适用或呼叫类型将所有到达中心的电话记录下来,我以前是将这一数字每日、每周和每月张贴公布给员工们看。

九、 平均应答速度:指总排队时间除以所回答的总电话数。此规范也可直接得自ACD,应以半小时为单位进行报告,并以图表显示走势。平均应答速度过高意味着以下几点:

1、 事后处理时间超出了目标规定;

2、 持线时间比预期的要高;

3、 呼叫量的预测不准确;

4、 计划实际工作率不够。

十、 平均交谈时间:指呼叫者与客服代表联系后交谈的时间长度。这一数据也是由ACD、客服代表、业务小组或呼叫中心收集和报告得出,我要求现场管理者每周和每月评估一次。如果客服代表的业务活动是特意根据呼叫类型分组进行的,则此一规范对于管理的用处更大。个人及小组的业务表现可能是一很有力的反馈数据,但重要的是要用呼叫者满意程度测试计划所产生的反馈数据对它加以平衡。如果相对较长的谈话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那么增加点话费也值得。因此,有些客服代表就需要再培训沟通技巧,以便他/她们能用稍长些的谈话来获得客户较高的满意度。

十一、 每小时呼叫次数:指每个客服代表每小时接待呼叫的平均次数。它等于一个交接班中,客服代表接听的电话总数除以他/她接入电话系统后的总时数。此数据也可从ACD得到,我在运营管理中要求客服代表每天报告一次。并且要求班组长对自己的班组成员做好详细记录。

十二、 监听分值:指由质检专员对客服代表的回话质量所做的等级评价。可以设计各种表格对客服代表的话务质量进行评估并每个月上报给相关负责人。

十三、 占线率:占线率等于(通话时间+持线时间)除以(通话时间+持线时间+闲置时间)乘100。此项数据也是来自ACD,报表计算一般是按班组和客服代表加以平均。

十四、 呼叫放弃率:一个放弃电话是指已经被接通到呼叫中心,但又被呼叫者在客服代表、呼出电话员和信息通知部接听之前自动挂断了的电话。放弃率是指放弃电话数与全部接通电话数的比率。ACD也能为呼叫中心提供此一数据,报告应该每日、每周和每月都作。必须确定"短时放弃"的时间长度到底是多少,并保证将这一数据在报表中清除掉。"短时放弃"按通常标准是20秒或者更少。

十五、 出勤率:指一个班组实际工作的人数除以计划工作的人数乘100。这一数据的议案可以通过打卡机或门禁设施得来。如果出勤率较低,一般是检查缺工原由和与缺工员工谈话,了解所存在的个人问题。

十六、忙音率:指受到忙音信号阻滞,连ACD都没有到达的呼叫电话的百分数。此数据可从ACD或电话经营商处获得,应该每小时检查一次,看看受阻高峰出现在哪里。

十七、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呼叫率:指不需要呼叫者再呼、也不需要客服代表回呼就将问题解决了的电话的百分数。ACD可用编码的形式在呼后处理的过程中产生出这一信息,客服代表和呼叫中心都应该每日报告一次。 十八、队列放置率:即列入排队名单的电话数量除以中心所接到的所有电话的数量再乘以100。此数据同样由ACD收集,我曾经是每周计算和检查一次。一般是检查增加的客服代表是全时的、半时的、还是超呼叫量时才用到的。此一规范数值的上升可能引起电话成本的增加,因此此数据也对呼叫中心降低成本很有用。

十九、转接呼叫率:由客服代表转给其他人员接听的电话的百分比。可由ACD和客服代表报告这一数据,应每天、每周和每月都进行报告,并附带上客服代表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至少一月最好一周汇报一次,要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转接。我曾经要求整个呼入部每一百个电话最多只有一到两个被转接,而且此电话转给的是非常精通此业务的相关负责人。

1. 如果客服代表技术上有差别,则应该使用以技术为基础的软件,使客服代表有能力回答呼叫者的问题。

2. 如果呼叫者一定要转电话,可以通过自动转接装置将呼叫者的录音转过去,这样可节省时间和费用。

3. 不通知客户就转接(即盲目转接BLIND TRANSFER)常常意味着呼叫者需要重新向客服代表进行解释,这种重复会对呼叫者的满意感产生消极影响。

4. 从一开始就确定是进行盲目转接还是告知后转接,而且不要试图脱离这个原则。

5. 有些中心只在线路很忙的时候才盲目转接,但是有些客服代表有时会忘记他正在使用这个平时不该使用的办法。

6. 转接的电话太多意味着问题或者是顾客迷惑了,或者是客服代表缺少应有的资料。

7. 电话转接过多将耗费成本,成立一个由客服代表和呼叫者组成的讲座小组,认真商讨一下,确定和解决这个问题。

8. 让监管人员写出一份转接次数统计报告和提供一个减少未来转接电话的解决方案。

二十、应答电话百分比:等于回答过的电话数除以所有接入的电话数乘100。此数据资料也是由ACD提供,我当时也是要求现场管理者每日报告一次。

二十一、服务水平:服务水平的计算公式是:回答时间少于X秒种的电话数除以所接入的电话总数乘以100。这一数据可以从ACD得到。服务水平应该建立在不断监听的基础上,因为这一规范预示着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大多数呼叫中心的标准是:80%的电话都是在20秒钟之前做出的回答。

二十二、总呼叫数:指所有打入中心的电话,包括受到阻塞的、中途放弃的和已经答复的电话。ACD可提供这一规范数据来源,应该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都进行检查。为了更好地组织安排工作人员,需要对打入的电话进行跟踪,并将它们按类型细致地划分一下。越早地预见到呼叫类型的变化,越便于管理人员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与安排。

二十三、客服代表流动率:指一月、一季或一年中离开中心的客服代表人数在全时工作总人数中的比例。此数据则由人力资源专员提供,应该每月和每季度都进行查验、统计。据专家统计,呼叫中心的行业平均辞职率为25%,我们的现场管理者应该通过提升管理水平而将此数据控制在15%至30%之间。我觉得让呼叫中心之外的人事部工作人员与辞职客服代表作一次辞职谈话会很有效,这样将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会帮助呼叫中心采取改正措施,这样在新的更好的客服代表到来之前就有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我在与辞职员工沟通交流中发现报酬是客服代表辞职理由中最少被提及的原因之一,而更多提及的是监管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等方面的问题,以至工作场所被客服代表形容为"人间地狱"。但是适当的客服代表流动率则十分有益,辞职率太低意味着此呼叫中心的客服代表没有责任感或者没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挑战精神。

呼叫中心如何运营管理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最核心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管理、流程管理以及质量管理。 除去前期的技术、设备、固定资产等投入,在呼叫中心的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占到整个呼叫中心管理成本的近60%以上,因此呼叫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做好呼叫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一些要素:

人办资源管理的功能:包括组织架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能;运营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和时间管理。

呼叫中心人员招聘:人员选聘策略及工作流程;呼叫中心胜任素质模型的建设;人员选聘的常用方法。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作用;现场管理的分工;现场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员工服务水平测评标杆的建立和使用;培训与现场管理的结合。

员工职业发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人员晋升;人员的流失管理。

员工的激励:呼叫中心员工激励的作用;激励的原则和注意问题;呼叫中心常用的激励方法。

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意义和价值;绩效考核的内容构成与标准;绩效考核策略;绩效观察与绩效面谈;绩效改进与辅导。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